硕士生导师
一、无机化学方向
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边贺东 | 1974.05 | 博士 | 教授 | 生物无机化学 |
陈振锋 | 1969.11 | 博士 | 教授 | 基于中药活性成分金属基抗肿瘤、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;手性配位聚合物设计、合成和应用研究。 |
陈自卢 | 1973.06 | 博士 | 教授 | 金属有机、溶液配位化学 |
黄富平 | 1982.06 | 博士 | 研究员 | 具有特殊磁-手性能的配合物的构筑及磁-手性关联特性研究;手性药物的共晶分离 |
蒋毅民 | 1957.10 | 学士 | 教授 | 配合物的合成,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。 |
梁福沛 | 1962.09 | 博士 | 教授 | 配位化学、生物金属有机化学. |
梁宏 | 1964.12 | 博士 | 教授 | 血清白蛋白、漆树漆酶生物无机化学研究;纳米粒子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. |
刘延成 | 1977.01 | 博士 | 教授 | 生物无机化学与无机药物化学 |
沈星灿 | 1974.04 | 博士 | 教授 | 纳米粒子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、DNA、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。 |
王修建 | 1966.07 | 博士 | 教授 | 配位化学,金属有机化学,超分子化学,簇合物化学 |
杨峰 | 1974.9 | 博士 | 教授 | 主要从事与疾病有关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方面研究。 |
于青 | 1975.10 | 博士 | 教授 | 配位化学,功能材料 |
曾明华 | 1972.07 | 博士 | 教授 | 磁/孔分子基晶态材料的定向构筑、结构转换及其物化性能效应关系与应用基础研究。共晶药物设计与增效。 |
张中 | 1976.04 | 博士 | 教授 | 配位化学、生物无机化学 |
赵临远 | 1964.10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矿物加工,精细无机合成,多相催化 |
桂柳成 | 1981.07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配位化学,超分子化学,簇合物化学 |
邹华红 | 1983.11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多功能配位化学,单分子磁体 |
邱志惠 | 1971.10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无机功能晶体生长、晶体结构与形貌、枝状晶体的形成与演化 |
二、有机化学方向
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倪青玲 | 1972.10 | 博士 | 教授 |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、金属有机化学研究。 |
潘成学 | 1974.01 | 博士 | 教授 | 基于天然产物骨架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及其药用研究、不对称合成研究 |
潘英明 | 1972.4 | 博士 | 教授 | 有机合成及天然产物化学 |
苏桂发 | 1963.07 | 博士 | 教授 |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、高效有机合成反应研究。 |
覃江克 | 1977.12 | 博士 | 教授 | 药物化学、天然药物化学 |
唐煌 | 1975.11 | 博士 | 教授 | 药物化学、化学生物学 |
王修建 | 1966.07 | 博士 | 教授 | 配位化学,金属有机化学,超分子化学,簇合物化学 |
王恒山 | 1965.04 | 博士 | 教授 | 天然及手性药物化学 |
杨坤国 | 1964.02 | 硕士 | 副教授 | 有机化学 |
杨瑞云 | 1978.7 | 博士 | 研究员 | 天然有机化学 |
尹文清 | 1968.12 | 博士 | 教授 |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|
钟新仙 | 1973.8 | 博士 | 教授 | 化学新能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,碳材料的化学改性及应用,荧光指示剂的合成与应用 |
吴娜 | 1983.8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,多组分反应方法学。 |
莫冬亮 | 1982.12 | 博士 | 教授 | 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 |
张国海 | 1984.12 | 硕士 | 助理研究员 | 肺癌靶向治疗与耐药机制 |
蒋邦平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自组装纳米材料,表面功能化碳量子点 |
三、分析化学方向
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邓必阳 | 1962.12 | 博士 | 教授 | 生物医学分析与电化学发光分析 |
黄勇 | 1983.10 | 博士 | 教授 | 生物传感器、药物分析及药物筛选、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 |
卢昕 | 1962.09 | 学士 | 教授 | 液相色谱在生物、医学、药学领域的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; 生物及环境等复杂样品的预富集方法研究; |
田建袅 | 1977.03 | 博士 | 教授 | 生物活性分子与中草药药物复杂体系相互识别、相互作用的分析化学研究, 纳米光学探针在生物分析中应用 |
叶芳贵 | 1974.03 | 博士 | 教授 | 多孔分离材料及纳米生物传感 |
赵书林 | 1957.04 | 博士 | 教授 | 生命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化学 |
胡坤 | 1982.08 | 博士 | 副研究员 | 荧光探针、药物分析及质谱分析 |
张亮亮 | 1985.03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、智能纳米药物载运体系构建研究 |
四、物理化学方向
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董家新 | 1979.1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热分析和量热学、热化学方法在药物研究和制药中的应用、精密热化学仪器的研制与开发。 |
樊友军 | 1970.1 | 博士 | 教授 | 纳米材料电化学;能源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。 |
侯若冰 | 1963.03 | 硕士 | 教授 | 计算量子化学 |
黄有国 | 1972.10 | 博士 | 教授 | 节能材料,储能材料,材料表面改性。 |
蔡丹丹 | 1986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纳米材料及纳米复合材料 |
五、应用化学方向
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李庆余 | 1962.02 | 博士 | 教授 | 有色冶金、复合材料、新型碳材料、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|
王红强 | 1975.07 | 博士 | 教授 |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及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;超级电容器制造工艺及电极材料;铝电解用电极材料;电镀工艺。 |
博士 | 教授 | 高分子凝聚态的计算机模拟;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实验研究 |
六、化学工艺方向
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刘葵 | 博士 | 教授 | 矿物冶炼及中间产品加工工艺、精细化学品工艺 | |
邱建华 | 1979.10 | 博士 | 副教授 | 高分子可控聚合、膜科学与膜过程应用 |
七、药物化学方向
彭艳 | 1968.06 | 博士 | 研究员 | 抗肿瘤药物筛选及其药理机制研究 |
陈家念 | 1979.12 | 博士 | 副教授 | 1、药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; 2. 抗肿瘤药物的剂型研究 |
程克光 | 1983.09 | 博士 | 教授 |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|
梁东 | 1983.11 | 博士 | 教授 |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 |
黄克斌 | 1981.03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合成药物化学 |
李俊 | 1964.08 | 博士 | 教授 |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 |
陈明 | 1978.06 | 博士 | 教授 | 药理学、蛋白质组学 |
八、化学教学论方向
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学位 | 职称 | 研究方向 |
黄都 | 1973.12 | 博士 | 教授 |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;高校化学实践类课程与教学设计 |
许燕红 | 1969.12 | 硕士 | 教授 | 化学教学论 |
唐劲军 | 1977.02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化学教学论 |